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为规范上海供应链金融发展创新,加大金融支持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力度,根据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结合上海供应链金融发展实际,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近日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上海供应链金融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便利资金在长三角更自由流动。人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指导意见》旨在依托供应链金融这种低风险的跨区融资模式,推动资金跨区优化配置,并以动产融资为突破口开辟上海金融业增长新领域。
货权类动产融资发展滞后于产业需求
“上海供应链金融发展较快,较好地满足了长三角以及区外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贷款不良率保持极低水平,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人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就上海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介绍道,“具体而言,一是业务发展迅速,市场潜力有待发掘。二是资金跨区流动为主,地域辐射范围广。三是依托核心企业信用为主,短期融资占比较高。四是资产质量优良,风险安全可控。”
“然而,供应链金融发展也存在货权型动产融资发展严重滞后、核心企业承担供应链金融信息等平台动力和意愿不足、金融科技赋能有待加强、营商环境‘堵点’有待疏通等问题。”人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表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大部分依托的是核心企业信用而非存货等动产自身价值,严重滞后于产业需求。由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产主要由存货、应收账款、设备和知识产权等动产构成,动产担保贷款发展与实际需求落差更大,企业大部分动产资源成为‘休眠资产’。货权类融资是未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突破口,特别是在依托核心企业信用的债权型融资市场基本饱和的情况下。”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资产中有大量存货资产,以存货做质押融资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受大宗商品行业的市场风险等因素影响,银行业对缺乏‘背书’的动产安全性和质押有效性的担忧日益增加。”浦发银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本次《指导意见》明确了‘支持金融机构应用科技手段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与核心企业及仓储、物流、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及时核验存货、仓单、订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为动产融资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据介绍,浦发银行整合汽车金融链条全产业,形成了自己的汽车生态,针对汽车行业场景进行创新,打造了“浦发车盟”项目,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目前汽车行业场景碎片化、线上线下脱离、车辆监管难的问题,推动了汽车行业的产业发展。具体而言,该行运用“汽车+科技+金融”,贴合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大趋势,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链接核心企业、仓库、核心交易场景,进一步核实业务真实性及可控性。“浦发车盟”通过对质押车辆的实时监管,利用OBD技术,确保车辆在库存的实时状态,同时,对接车辆的融资、订单等相应数据,为汽车融资提供了可信的货物管理、便捷的线上控货和赎货、可视化的远程监控和预警能力。
金融科技赋能待强化
人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表示,以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有待加强,表现在三方面:在数据链接方面,尽管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广泛应用于供应链金融,但大多上下游企业、商业银行、物流公司、信息机构、监管机构还未真正摆脱“数据孤岛”和信息碎片化状态,亟须通过技术链接使不同来源、不同结构的数据能相融互补,实现数据的多方链接,切实解决风险控制难、操作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等痛点;在仓储设施方面,大多物流仓储设施难以对货物存储物理变化、价格变动持续监控及反应处理,无法在不影响企业正常使用存货的过程中确保标的安全;同时,供应链金融科技体系软件和硬件建设缺乏统一行业标准,有必要通过监管部门引导或建立行业自律组织等方式予以规范推进。
为推动金融科技赋能,《指导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在提供供应链金融相关服务的过程中,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在信息挖掘、信用评估、开展交易、风险监测预警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便利化水平和安全性,提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能力。支持探索使用电子签章在线签署合同,进行身份认证核查、远程视频签约验证。支持银行间电子认证互通互认。”
“不过,货权类融资对金融科技、仓储物流、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等的要求较高,不能盲目发展。上海各类要素初步具备,有货权类动产融资先行先试的条件。”人行上海总部有关人士表示。为此,《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发挥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作用、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推动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支持担保存货仓库及其数字化建设,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指导意见》还旨在通过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监管、加强财政支持等手段,为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保障措施,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
记者了解到,中行最早将国际保理引入国内,最先尝试商品浮动抵押及保税标准仓单质押融资。在上海地区,中行在依法合规和充分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创新供